2024年5月8日,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三師圖木舒克市第二中學與廣東省東莞外國語學校成功聯(lián)合舉辦了“粵兵同上一堂課”語文教研交流活動。
來自三師二中的劉亞威老師與東莞外國語學校的許小羚老師攜手帶領學生品讀徐志摩的詩歌名篇——《再別康橋》。正式授課前,劉亞威老師通過視頻連線,向東莞外國語學校的學生們詳細介紹了圖木舒克市的地理位置以及學校的相關情況。兩地的學生們借此機會進行了簡短的互動,并留下了合影作為紀念。
授課過程中,兩位老師從日常讀詩的角度入手,引導學生關注題目中的“再別”,請學生閱讀詩歌后初步感受詩歌傳達出來的情感。
在學生感受到的情感趨于一致的表象中,老師們生發(fā)出兩個疑問:第一,詩歌的初步閱讀感受往往具有欺騙性?!对賱e康橋》中真的只傳達了一種籠統(tǒng)的“不舍”嗎?第二,如果詩歌整體傳達了一種情感,那么詩人是如何將詩歌拓展至七個小節(jié)的?
學生再度審視詩歌后,發(fā)現(xiàn)了詩歌中第5小節(jié)和第6小節(jié)中存在的明顯的情感轉變,以及第1小節(jié)和第7小節(jié)中的“輕輕”“悄悄”中暗含的情緒轉化。詩情的轉變,意味著詩人在寫詩時經歷了觀察、沉思、判別等一系列思維過程。這樣的思索過程必定在詩歌中留下痕跡,而找到這些痕跡,就能掌握詩人情感變化的原因。
學生們再次浸入對詩歌的探究中,尋找詩人思索過程留下的痕跡。他們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細致解讀了詩歌的第2、3、4小節(jié),理清了“物象——物象的特征——情感”這一線索,體會了《再別康橋》繪畫美的同時,明了詩歌的情感為何能從第1小節(jié)的不舍,轉移到第5小節(jié)的高昂。
通過共同賞析《再別康橋》,兩校師生一起領略了詩中的康橋情懷。借助“粵兵同上一節(jié)課”這一交流平臺,師生們得以充分交換觀點,促進了彼此的學習和進步。這一過程不僅加深了我們對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理解和認同,也進一步鞏固了我們的思想和情感基礎。
文本和課堂成為了我們溝通的橋梁,它們連接的不僅僅是知識,更是推動我們不斷向前向上發(fā)展的力量。通過這種互動和學習,我們不僅獲得了知識,更激發(fā)了我們追求進步的動力。
撰稿:許小羚
編輯:楊笛
初審:劉亞威
復審:魏德才
終審:呂雪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