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中國共產(chǎn)黨員
我們有一個共同的家園——東莞外國語學校
我們有一種共同的精神——奉獻、友愛、互助、進步
2020年5月12日,初一、初二級的同學順利返校。家長駕車從校門檢測到終點卸下行李,普遍用時3分鐘!當日,教育局對口聯(lián)系責任人葉曉丹科長親臨現(xiàn)場,全程指導工作。以尹效登校長為書記的黨委班子成員現(xiàn)場統(tǒng)籌,全面體現(xiàn)我校黨組織的堡壘作用。莞外黨員引領(lǐng)著學生返校志愿服務(wù)的全過程,體現(xiàn)了全體師生的莞外情、相見歡和新活力,彰顯了我校博雅立人的實效。此前,我校黨委向全校黨員、全體青年教工志愿者以及全體教師員工,發(fā)起了志愿服務(wù)倡議。各黨支部及各年級積極響應(yīng),全校共有63名一線教師響應(yīng)號召,其中有31名黨員。
(尹效登校長與孫軍棵主任及梅淑萍副主任巡視校園各個場所,統(tǒng)籌指揮)
一、立己達人,充分發(fā)揮黨員育人先鋒作用
習近平總書記在統(tǒng)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工作部署會議上,充分肯定了廣大志愿者的真誠奉獻、不辭勞苦,為疫情防控作出了重大貢獻。我校黨委堅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學生返校當日,大力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淬煉出一批育人先鋒黨員,服務(wù)人,強自身,樹榜樣,充分發(fā)揮我校志愿者在統(tǒng)籌推進疫情防控及復學返校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1.黨員志愿服務(wù)先鋒
(劉守君同志)
(陳廬耀同志)
(孫軍棵同志)
(劉志軍同志)
(詹鑒峰同志)
(楊山坡同志)
(朱建勛同志)
(趙浩波同志)
(李堪珠同志)
(胡旭洋同志)
(高鵬飛同志)
(何羽倫同志)
(陳飛飛同志)
(汪麗麗同志)
2.青年教工志愿者
(陳文軒老師)
(曹光榮老師)
(謝康和曾曉純老師)
(楊瓊老師)
(黎長學老師)
(黃慕娜老師)
二、博雅立人,充分彰顯黨建促校建育人實效
“博學雅行立新人”,黨委加強對校建的全面領(lǐng)導和統(tǒng)籌,以“立德樹人”為綱,以“博雅立人”為目,以德育和課程為抓手,全力打造學校品牌。返校當日,學生志愿者用守望相助的形式,表達了莞外情;師生及同學彼此用確認過的眼神和微笑,傳達了相見歡;師生共用智慧形式,激發(fā)了教學相長新活力。
1.莞外情
(你推,我拉,傳承的是莞外情?。?/span>
(齊心協(xié)力就是好!)
(為同學服務(wù)的你,笑起來真好看?。?/span>
(斜坡?是難不倒我的?。?/span>
2.相見歡
(見到你,我真高興!)
(領(lǐng)勞動工具,幸福同行!)
3.新活力
(班主任幽默風趣地叮囑再叮囑)
(師生在久違而安靜的書桌,相伴同行)
(春風十里,不如有你)
(“雖一路風塵仆仆,但你的教室想你,你的同桌想你,你的課本想你,你的老師們想你,校園的橘貓更想你”,“以后你們愛學習,而我愛你”,同學們被老師猝不及防的表白驚喜到了?。?/span>
三、科學防控,是我們一以貫之的擔當與責任
(飯?zhí)弥蛋嘈at(yī)到位)
(學生用餐前“七步法”洗手)
(班主任帶領(lǐng)學生有序進入飯?zhí)茫?/span>
(學生站在方格內(nèi)有序排隊拿餐)
(學生按座位號就座,就餐過程中禁止交談)
(每個班級張貼著疫情防控指引)
(校園疫情聯(lián)絡(luò)人達瑞醫(yī)生和其他校醫(yī)們嚴守以待)
(每個班級配備了充足的手部消毒液)
四、最后,請聽聽家長們的心里話
把孩子交給學校的家長們紛紛為莞外高效安全,細節(jié)到位的復學工作點贊,更對不辭勞苦,揮汗如雨的莞外老師和工作人員們點贊。這短短的三分鐘,家長在校門口測溫的時候聽到了梅淑萍副主任、級長和保衛(wèi)叔叔們期盼而喜悅地說:“歡迎回來”;他們看到了老師和后勤人員們熱情而有序搬學生行李時額頭上布滿著的晶瑩汗水;他們感受到了100多天的假期后,孩子們重返美麗而溫暖的校園那快樂、踏實和豐盈的心情!莞外的家長們,謝謝你們都看到、聽到、感受到了這一切,反復品讀著你們直接又熾熱“表白”,莞外全體職工倍感溫暖和歡欣!讓你們安心,也是莞外的責任。
告別時,寒冬臘月;重逢時,初夏蟬鳴。最美莞外,玉蘭飄香,如期而歸,不負芳華。四個月后的喜相逢,老師們看到自己班里的孩子如春筍般長高了很多,也健碩了很多;同學們看到自己的老師,也倍感親切,如沐春風。親愛的同學們,老師們已為你們點亮了盞盞明燈,請你們敞開適應(yīng)校園生活的精神小屋,遇見和成就最美的自己!未來,在校黨委的領(lǐng)導下,我們?nèi)w莞外人定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繼續(xù)弘揚具有莞外特色的志愿精神,為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營造良好的育人環(huán)境。
撰稿:陳 鳳
審稿:梅淑萍、趙浩波
編輯:陳鈺堯